霸凌是一种不受欢迎的攻击行为,其特征是反复发生(即重复发生或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以及观察到或感知到的力量不平衡(即,霸凌他人的青少年比遭受霸凌的青少年拥有更多的身体和/或社会力量)。这种行为是故意的,可能会导致伤害或痛苦。
过去的研究表明,霸凌受害与行为健康结果之间存在量效关系。
我们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
- 遭受霸凌的青少年:累积的霸凌受害与攻击性和内化症状(例如抑郁、焦虑)的增加以及自尊和对未来乐观程度的降低显著相关。
- 霸凌他人的青少年:累积的霸凌行为与攻击性增加和对未来乐观程度的降低显著相关。
- 为青少年霸凌者助阵的旁观者:累积的消极旁观者行为(例如,因加害者的行为而大笑,加入霸凌行为)与攻击性和内化症状的增加以及学习成绩和对未来乐观程度的下降显著相关。
- 帮助被霸凌青少年的旁观者:累积的亲社会旁观者行为(例如,直接与加害者对峙、求助老师)与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增加以及更高的学习成绩、自尊和对未来的乐观程度显著相关。这可能意味着,虽然这些旁观者乐于助人,但他们也担心接下来会遭受霸凌。
成为霸凌中的加害者、受害者或消极旁观者之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成问题。为了减少对所有相关学生的负面影响,重要的是在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之前,加大力度预防和减少霸凌。在CDC的青少年暴力预防技术资料包中可以找到基于最佳可用证据的预防策略和方法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