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是学龄儿童中有害的攻击行为,涉及到真实或可感知到的力量失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行为会或可能会反复发生。无论是被霸凌的孩子还是霸凌别人的孩子,都可能存在严重而持久的问题。
被认定为霸凌的行为必须具有攻击性并包括:
- 力量失衡:实施霸凌的孩子利用其力量,比如身体力量、对隐私信息的掌握,或受欢迎程度,来控制或伤害他人。力量失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同的情况而改变,即使仅涉及同一个人。
- 反复发生:霸凌行为会或可能会多次发生。
霸凌包括制造威胁、散播谣言、肢体或言语攻击,以及故意将某人排挤出群体之外等行为。
霸凌类型
有三种霸凌类型:
- 言语霸凌是说或写难听的话。言语霸凌包括:
- 取笑
- 辱骂
- 不恰当的性别评论
- 嘲笑
- 威胁要造成伤害
- 社交霸凌,有时被称为关系霸凌,涉及伤害某人的声誉或关系。社交霸凌包括:
- 故意把某人排除在外
- 告诉其他孩子不要和某人交朋友
- 针对某人散播谣言
- 当众令某人难堪
- 肢体霸凌包括伤害某人的身体或破坏其财物。肢体霸凌包括:
- 打/踢/拧
- 吐口水
- 绊/推
- 拿走或弄坏某人的东西
- 摆出下流或粗鲁的手势
霸凌发生的时间地点
霸凌可能发生在上课时间或放学后。虽然大多数举报的霸凌事件发生在校舍,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发生在操场或校园巴士等场所。霸凌也可能发生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年轻人社群中或互联网上。
霸凌频率
联邦政府收集的关于青少年霸凌的数据有两个来源:
- 2022年“全美犯罪受害问卷调查”(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和司法局)校园犯罪补充调查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约19.2%的12至18岁、6至12年级学生报告曾遭受霸凌。其中约15.4%报告存在权力不平衡的霸凌,14.5%报告经历反复性霸凌,另有12.7%报告同时遭遇了权力不平衡和反复性霸凌。
-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2023青少年风险行为监测系统指出,全国范围内,约有19%的9至12年级学生在调查前的12个月内经历了校园霸凌。
还可参阅“网络霸凌频率”。
最后审查日期